面对两岸统一问题,马英九终于露出真面目,大陆用一句话做出回应
近期,据海峡导报消息,台湾地区“大罢免”相关动态引发广泛关注,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在这一背景下的一系列表态,也让人们对他在两岸统一问题上的立场有了更清晰的认识。而大陆方面针对相关情况,也作出了明确回应。7月19日,中国国民党在新北市板桥第一运动场举办“反恶罢”造势活动,马英九、赵少康、韩国瑜等党内重量级人物齐聚。据台媒“中时新闻网”报道,现场约上万名支持者到场,齐声高呼“不同意”,气氛热烈。
马英九在活动中呼吁台湾地区民众在7月26日投下“不同意罢免票”,还号召全岛民众制衡民进党、反抗赖清德。他的这一举动,显然是想通过此次活动凝聚“在野”力量,阻止民进党通过“大罢免”进一步扩大影响力。马英九在讲话中直指赖清德的“卖台”行为,称其把台积电拱手让给美国。确实,赖清德当局在半导体领域对美国予取予求,推动台积电在美投资,甚至涉及核心技术相关事宜。
赖清德(资料图)
这种做法不顾台湾地区的产业利益和长远发展,完全是为了换取美国的所谓支持,本质上就是在损害台湾地区民众的利益。他还拿自己执政时期与赖清德时期的两岸关系作对比。马英九表示,自己执政八年,两岸关系和平稳定;而赖清德上台后,两岸关系急剧恶化,台海局势紧张,台湾地区民众还被迫延长服兵役。这一对比戳中了很多台湾地区民众渴望和平的心理,也让大家看到了不同执政理念对两岸关系的直接影响。
马英九强调,不能让民进党得逞,要团结一致,否则台湾地区社会将不堪设想。这体现出他希望维护两岸和平稳定局面,反对因为民进党激进政策导致台海局势失控的立场。同时,马英九痛斥赖清德发动“大罢免”的不正当性。他认为,今年本是“选举休息年”,民进党发起“大罢免”让台湾地区民众再次陷入政治恶斗,这是不顾民生的恶性政治斗争。当前台湾地区面临关税税率未定、风灾等诸多问题,民进党却将精力放在政治斗争上,显然没有把民众的利益放在首位。
展开全文
马英九(资料图)
反观赖清德当局,近期的表现也引发诸多争议。台风“丹娜丝”袭台后,中南部多县市受灾严重,许多民众经历多天无电、无水、无热食的生活。赖清德在勘灾时,面对民众诉苦抗议仅挥手示意便转身离开,这种态度遭到民众和台湾地区民众党副秘书长许甫的批评。许甫还举例称,过去马英九、蔡英文面对陈情都会倾听回复,赖清德的做法实在让人失望。
在“大罢免”相关事宜上,民进党内部似乎也并不团结。蔡英文至今未公开表态支持罢免,有评论认为这难以凝聚罢免同意票。赖清德办公室主任陈羿伶穿台军服装发文提及“打掉重练”,让民进党“英系”十分不满,绿营内部团结受到影响。而且,目前民进党催“大罢免”投票的热度不高,台面上最大咖的是民进党秘书长林右昌,这与过去民进党选举时的热度相差较大,可能影响绿营支持者的投票意愿。
赖清德(资料图)
赖清德所谓的“团结十讲”不仅没争取到民意支持,还因内容充斥谎言引发公愤,暴露其“台独”实质。“汉光演习”扩大延长却事故频发,5天内发生5起事故,引发台湾地区民众恐慌。他对美国的讨好更是明显,在半导体、关税等问题上全面迎合,将台积电搬去美国,完全不顾台湾地区的利益。
针对赖清德的种种行径,国台办新闻发言人陈斌华用三个词精准形容他:不折不扣的“和平破坏者”、彻头彻尾的“冲突贩卖者”以及名副其实的“麻烦制造者”。《人民日报》社评也指出,赖清德这种回避岛内民生问题的台湾地区领导人,才是应该被打掉的“杂质”。这一回应明确表达了大陆对赖清德破坏两岸和平、无视民生行为的态度。
赖清德(资料图)
马英九在此次“反恶罢”活动中的表态,清晰展现了他反对民进党激进政策、希望维护两岸和平稳定的立场。这与赖清德当局的“台独”倾向和错误施政形成鲜明对比。当前,台湾地区社会面临诸多问题,政治斗争加剧内耗,民生问题亟待解决。只有坚持一个中国原则,维护两岸和平发展,才能让台湾地区民众过上安稳生活,这是所有有识之士的共同期盼。
此次“大罢免”投票结果将在7月26日揭晓,无论结果如何,都将对台湾地区的政治格局产生影响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任何企图分裂国家、损害民众利益的行为,都将遭到反对。大陆始终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,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,这一立场不会改变。赖清德当局的错误行径只会加剧两岸紧张,最终损害的是台湾地区民众的根本利益。而马英九此次的表态,也让人们看到台湾地区仍有力量在为维护和平稳定而努力。
评论